第106章 官绅一体当差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听到这话的诚亲王允祉笑道:“喔?四弟这话,我可听不懂了!”
胤礽饶有兴致的看着二人也只是笑笑却不说话。
雍亲王允禛说道:“看起来表面上非常公平的事情,实际上在执行起来却是非常不公平的,人头税本来每个人都要交,穷人本来就穷,而富人人口虽然多,却压根不在乎这点钱,这么收税造成的结果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就连自己的土地到最后都只能够卖给那些富人,自己连活着的土地都没有,成为了给富人做工的人了,而更多的富人,像那些乡绅,有功名的人,按照我大清的规矩则是不用交税的,富人越来越多,穷人越来越穷,土地兼并也就越来越重了!”
眼看着雍亲王允禛说了这么一大堆,其余人也都是闭口不言。
诚亲王允祉难道真的不知道?
不,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眼见众人都不说话了,胤礽说道:“雍亲王说的不错,流民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会造反,前明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点我们要牢记这个历史。”
“嗻!”
众人应了一声之后,胤礽接着说道:“所以,这个人头税以后就取消了,人头税这个收税的方法,以后就不用了,只要家里土地越多,那么收的税就越多,土地少的,收的税就少,张廷玉等会你直接下放给各地总督和巡抚。”
张廷玉道:“嗻,微臣记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雍亲王允禛又站了出来,对胤礽说道:“皇上,臣弟还有一个建议!”
胤礽问道:“什么建议?”
雍亲王允禛道:“既然皇上想改革,那么微臣建议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九阿哥允禟忍不住问道:“四哥,请问这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什么意思?”
身为皇帝的胤礽自然知道,可其余阿哥们和军机大臣都不知道,胤礽自然是想让这些兄弟和大臣也听一听。
只见雍亲王允禛解释道:“是这样的,本朝的规定是这样的,所有的官绅们有的是不交税也不纳粮,绝大多数则都是减少一些,交的没有那么多,拿前明来说,一个正一品的京官可以免除30石的税和30个人的徭役,如果这个官员拥有50石的土地,超过30石的土地,剩下的20石的土地则需要交税,他家里有50个人的话,其中还有20个人需要服徭役,所谓官员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也就是让这剩余的田地和人口都要交税和服徭役。”
廉亲王允禩马上说道:“这根本不行,有些官绅都是有背景的人,还有的是为了我大清立过功劳的,这么一弄的话,岂不是天下人都要反对皇上!”
眼看着廉亲王允禩这么说,雍亲王允禛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皇上,臣弟这个建议并没有任何私心,还请皇上鉴纳!”
马齐小声对张廷玉说道:“衡臣,雍亲王这个法子,确实是为了老百姓好。”
张廷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而胤礽却没有马上同意,而是又问九阿哥允禟:“九弟,你这生意做的这么大,你的看法呢?”
九阿哥允禟看到自己八哥廉亲王允禩反对,自然也是不会同意的,反而有板有眼的说道:“皇上,臣弟也认同廉亲王的话,不同意这个说法。”
胤礽点点头:“说说你的看法!”
只见九阿哥允禟缓缓说道:“自从前明开始,实行的都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将徭役和税收逐渐的摊入了田地里面,而我大清进关以来则是将人头税也加到了田地之中,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需要有人服徭役的时候怎么办?只能朝廷先收了税,然后再找人去干活。”
见到众人都在仔细听着,九阿哥允禟又接着说道:“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假如黄河又突然泛滥,需要有人修河的时候,先帝爷在的时候,康熙十六年是不给人钱,让这些人过去干活,康熙十六年以后,先帝爷仁爱,每个修河的人每月都给工钱,即便是这样,这些修河的老百姓们也不会觉得这点钱很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逃跑,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坚持让每家每户,包括百姓和那些官绅们都出一个人来修河,可是这些官绅们自然不会让自己家里人去,而是花钱找一些人代替他们家去修这个黄河,这个钱肯定不会太多,也绝对不会超过朝廷给的月钱,那么这些去代替官绅人家修河的人,肯定是不怎么愿意,并且还会找机会逃跑,而且服徭役这个东西少不了和官府打交道,而地方官府又是摊派又是借机敲诈勒索的,这些官绅们不仅需要交税还要服徭役,自然是会出乱子的。”
听到这话的雍亲王允禛自然是不认可的,直接反驳道:“这话我不认可,如果九弟认为这些官绅和官府之间会有什么矛盾,认为官府会趁机敲诈勒索来谋取钱财的话,直接派一个廉洁的官员就是了,何必还担心别的!”
说罢,二人同时看向了胤礽。

胤礽沉思片刻之后,缓缓说道:“既然你们之间有争执,那么干脆让雍亲王推荐一人来试行一下这官员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雍亲王允禛马上跪下:“臣弟推荐田文镜来试行这个政策。”
胤礽点点头:“行,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朕看,干脆就让这个田文镜去河南当巡抚去吧,朕也想看一看这个田文镜能不能行。”
“多谢皇上!”
这个时候,廉亲王允禩又说道:“皇上,臣弟不建议这个田文镜当河南巡抚,巡抚乃是封疆大吏,这田文镜连个进士都不是,一大把年纪了,有什么资格当河南巡抚!”
这话,让雍亲王允禛很是难堪,直接辩驳道:“一个人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罢了,和年纪又有什么关系?”
“呵呵”
廉亲王胤禩冷笑一声道:“田文镜出生于康熙元年,康熙二十二年家里花钱捐了一个监生,这人以一个监生的身份候补了一个七品县令,已经是龙恩浩荡了,康熙四十四年也不知道是走了谁的门路当了一个五品的知州,康熙四十五年当了一个吏部员外郎,一个五品的芝麻小官,在北京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一大堆,雍亲王推荐这么一个人去当封疆大吏,是不是太草率了?”
“你……”
眼看着这二人要当堂打起来,胤礽急忙说道:“好了,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让田文镜去河南当巡抚,试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