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谣言四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自从年羹尧死了之后,胤礽的心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了变化。
每当他以皇帝的身份端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下方跪拜群臣的时候,他的眼中总是会闪烁着复杂而深邃的光芒,那是权力、欲望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产物。
他来自于未来,曾是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青年,渴望统一天下,开创一个繁荣富强的朝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胤礽却逐渐意识到权力的本质——它是一把锋利的剑,拥有这把剑的人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胤礽开始渴望对权力的控制,甚至不惜用杀戮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年羹尧刚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还会有一些悲痛。
可没过去多久,他的内心只要想起来年羹尧的死,便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那种快感是来源于于对权力的极致追求。
然而,这种快感却并不长久。
每当夜幕降临,胤礽独自坐在宫殿的角落时,他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深深的空虚和悔恨,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是否真的值得为了权力而放弃一切。
这种矛盾和挣扎让胤礽的心灵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他忽然开始怀念过去那个纯真无邪的自己,还是皇太子的胤礽,那个梦想着统一天下、造福百姓的青年。
然而,现实已经让他无法回头,他只能继续在这个权力的旋涡中挣扎着。
刀一旦握在手中,不沾满鲜血绝不罢休
走过的路,再也没办法回头了!
同时,廉亲王允禩也开始给胤礽施加了另外一轮压力。
民间对皇上关押敦亲王允?,将九阿哥允禟派到西北,圈禁十四阿哥允禵等等这些事情,议论纷纷!
而恰在这个时候,吏部侍郎查嗣庭上了一封折子给胤礽,这个折子张廷玉等人看了之后都是大吃一惊,也不敢做主,便只好将这个折子原封不动的给了胤礽。
看着张廷玉递上来的折子,胤礽看着军机处的大臣和阿哥们,冷冷的说道:“好,民间的消息,传的挺快的,说朕手刃王爷,这个事挺震撼人心的的。”
隆科多见状赶紧说道:“皇上,民间的传言不可信,对于皇帝而言,杀一个王爷容易,可王爷作为皇族贵胄,应与皇帝血脉相连,皇上不是残忍的人,又怎么会做出来这种事情,奴才等都是见证者,皇上大可不必理会!”
胤礽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这幕后主使之人也确实是厉害,能从舆论上将自己搞臭,最后恐怕还会逼迫自己让位。
想到这一层,胤礽道:“马上叫查嗣廷过来见朕!”
查嗣廷,吏部侍郎,原本是没有机会进入军机处的,可谁让自己上了这么一封折子呢?
“臣查嗣廷见过皇上!”
胤礽点点头,直接单刀直入道:“查嗣廷,民间都是怎么说朕的?”
查嗣廷道:“回皇上,在民间,大家都说皇上杀了十爷,这个消息迅速传开,激起了轩然大波,老百姓们对这件事情都议论纷纷,有人赞扬您的英明果断,认为此举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是对我大清统治的稳定,还有人则对您的行为表示担忧,担心此举会引发朝廷内部的更大动荡,给国家带来不安定因素。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对十爷的遭遇表示同情,他们认为十爷虽有罪,但罪不至死,您的做法过于严厉。”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也都是一惊,唯独廉亲王允禩面无表情。
诚亲王允祉道:“查嗣廷,你这脑子里面想的是什么,十弟在宗人府呢,这件事情你难道不知道吗?”
查嗣廷显得特别委屈,赶紧解释道:“回王爷,这件事情也是微臣听人说得,这才写了折子交到了军机处,让皇上阅览,并不是臣的观点!”
听到查嗣廷这么说,胤礽也放下心来了,看起来这个谣言现在也只是在民间流传,朝廷里面的官员们眼睛还是明亮的。
“查嗣廷!”
查嗣廷道:“臣在!”
胤礽道:“朕记得你是浙江人,康熙五十七年还担任过江西的主考官对吧?”
“皇上说的不错,确实是这样。”
胤礽笑道:“朕听说你们查家在浙江势力非常大,你本人呢知识储备也不少,要不然先帝爷也不会让你去江西当主考官,朕看你既然是隆中堂举荐的,就致仕回老家去吧,告诉子孙要好好读书,以后也能靠着笔杆子写点小说挣点润笔费用!”
这话,有些骂人的意思,毕竟查家都是世代读书,怎么可能去写小说挣润笔费生活呢?
“皇上,您说笑了!”
胤礽脸色一变道:“朕没有那个闲情雅致同你说笑,你最好识相一点,老老实实回家去,否则朕对你不客气了!”
查嗣廷是读书人,哪里会想到自己只是上了一个折子就被皇帝勒令致仕,就是自己犯错了,也要有个理由不是?
“皇上,臣冤枉,臣只是想将所见所闻都告诉皇上,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呐!”
胤礽看着跪着的查嗣廷,心里也有些于心不忍,可既然有人让民间舆论骤然而起,摆明了就是针对自己的,朝廷里面可不能向民间那样,要不然非得乱起来不可。
现在,自己没有用雷霆手段杀了查嗣廷,已经是对他最好的方式了!
只不过,查嗣廷却没有明白自己的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军机处大臣隆科多站了出来:“皇上,奴才认为查嗣廷只是实言相告,皇上能不能从轻处理!”
隆科多之所以站出来,那是因为这个查嗣廷就是隆科多举荐的,现在自己的小弟被勒令罢官,自己要不站出来说几句话,队伍就不好带了。
在隆科多看来,自己也算是帮助胤礽继位的功臣,胤礽卖自己一个面子,双方也算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看到军机处大臣隆科多也站了出来,廉亲王允禩趁机拱了一把火:“皇上,臣弟和隆中堂想法一样,能不能从轻处理查嗣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