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毛泽东来到桥上时,红军主力部队正川流不息地通过泸定桥。毛泽东在桥上停下来,向大家摆手、说话,有时立在铁索桥旁,极目远望。大渡河的凶猛,泸定桥的奇险,勇士夺桥的壮举,使他心潮激荡,感慨万千。旁边的警卫员议论说:“这样的桥,有我们一个班守着,谁也甭想过来,可敌人……”毛泽东笑着接过话茬说:“敌人嘛,总是敌人!他们和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不能相比的。”

多年以后,毛泽东在他的《七律?长征》中,以恢宏的气势写出“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不朽词章,将红军当年勇夺泸定桥的壮举展现给千千万万中国人,也使无数外国人为之惊叹不已。美国客人布热津斯基参观泸定桥战斗现场之后说:“渡过泸定桥对长征而言确实是有重大意义的。要是渡河失败,要是红军在炮火下动摇了,或是国民党炸坏了大桥,那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参观泸定桥后写道:“在长征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泸定桥相比,我为飞越大渡河以及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男女战士们欢呼!”

大渡河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导演的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朱毛红军走通了。

胜利翻越夹金山

中央红军过了大渡河,终于甩掉了国民党的追兵,红军领袖们现在要决定的是下一步如何行动。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泸定城召开了一次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王稼祥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的形势,讨论并决定了2个问题,第一是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向北走雪山一线,以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第二是派陈云去上海,以恢复白区党的组织。陈云从天全、芦山一带出发,经成都、重庆到达上海,后来又到了莫斯科。

中央红军当时面临3种选择:第一种是沿马帮常走的山脉插向雪山西面,这条路通往川西北和青海藏族地区的首府阿坝,路程较长,沿途要经过充满敌意的藏民聚居地区。第二种是走雪山以东通往松潘的路,但沿途遭受国民党进攻的危险极大。第三种就是走中路翻越雪山,这是一条十分险峻的路,但可以赢得时间,最快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这种选择蒋介石根本不敢想象,所以走这条路除需要战胜自然之敌外,无国民党一兵一卒防守。就像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样,毛泽东作出第三种选择完全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宁愿走偏僻惊险的小路,而不走国民党军队重兵防堵的大路或无把握的路。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红军领袖和他们从中国南方带出来的部队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没有见过雪,更不要说终年积雪、气候多变的雪山。

高耸入云的夹金山,是邛崃山脉南部的高山,位于宝兴的西北、懋功(今小金)的南面,海拔4000多米。山上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积雪终年不化,历来很少有人经过。当地群众听说红军要过雪山,都很惊愕,摇着头说:“雪山是过不得的。大雪山,大雪山,只见人上去,不见人下来。”他们把雪山称为“山神”,说如果有人在山上讲话、说笑,触怒了“山神”,不是被冰雪埋没,就是被风暴卷走,只有仙女才能飞过此山。

当时,已是夏天。红军过金沙江时,天气炎热,太阳灼烤大地,行军像背着火炉前进。但一到雪山脚下,温度骤然下降,从南方来的战士,冬衣已在云南脱下,如今都穿着单衣。要翻越冰天雪地的大山,可以想象困难有多大。

上山前,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被告知有关高山、冰雪及严寒对健康的危害,要求他们稳步前进,不要在高处停留;要求他们吃饱吃好,喝一些烈酒、姜汤,穿上厚衣服,裹上脚布(许多战士还穿着草鞋)。可这一带居民稀少,老百姓很穷,红军哪里去寻找这么多御寒的东西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只能依靠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火热的革命热情去战胜雪山的严寒,征服雪山的险阻。

宣传队的同志们把过雪山的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教战士们唱诵:

夹金山,高又高,

注意事项要记牢:

裹脚要用布和棕,

不紧不松好好包。

到了山顶莫停留,

坚持一下就胜利了。

病人走不动,

帮他背东西。

大家互相想办法,

一定帮他过山去。

就在中央红军准备翻越雪山前几天,6月12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给党中央发来电报,详细地报告了当前敌情和红四方面军各部的位置,告知他们已派李先念率领红三十军、九军一部兵力进行策应,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中央红军。

这真好比雪中送炭。中革军委立即将电报向各部队传达,并指示各部注意和红四方面军的联络。也就在同一天,传来先头部队红二师四团翻过雪山,与红四方面军策应部队正在山脚执行任务的红五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一部,意外相遇的消息。广大红军指战员闻讯后欢呼雀跃,深受鼓舞,更增添了翻过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早日会合的信心。

6月17日,中央红军陆续向巍峨的大雪山进军。

脚下,是冻得硬邦邦的路,眼前,是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没有人迹的一片白雪覆盖的山峦。山峰直插云霄,周围浮动的白云和茫茫的白雪连成一片,分不清是云还是雪。6月的骄阳,失去了往日的热量,只把白雪照得晶莹闪亮,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英勇的红军战士不畏高山雪寒,沿着崎岖的小路上山,逶迤前进。漫长的队伍,像一条灰色的长龙,蜿蜒在山坡上。

山,愈上愈陡;路,愈走愈窄。有时根本没路。前面的战士用镐刨雪开路,后面的战士便踏着他们的脚印前进。草鞋,渐渐被冰雪裹满了,脚冻得失去了知觉。山上云雾弥漫,狂风四起,雪花随风扑面而来,像刀割一样拍打着战士们仅用单衣遮盖的躯体。有个炊事员,挑着一口大铁锅,忽然被一阵狂风刮倒,跌进雪谷深渊,转眼便被大雪埋没了。
sitemap